正文 第251节

作者:居原氏
    2011-04-0610:56:32

    (续上)

    第二,两湖地区的经济状况处于不稳定的恶化状况。

    1909年秋天,洪水和饥荒在两省泛滥,湖北有200万人受到直接影响,大批受灾难民涌向城市,据估计至少有10万人在汉口寻求救济,已经超过了城市的接纳能力。

    城市本身则深陷铜币贬值、粮价上涨、工厂倒闭、钱庄倒闭、失业群体不断增大的窘境之中。

    海关税务司的报告指明,1910年,汉口的地价降低了25%-50%,这表明银行的压力已经十分严重,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鸦片禁令生效之前,人们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最后一次的鸦片贸易中了【8】。

    日益贫穷的市民、入城打工的农民工、小商店主、最不能忍受社会不公的学生以及抨击时政的报纸等,将城市推向接连不断的罢工、集会、骚乱和抢劫之中。

    而洋人们的趾高气扬,多次将民众的不满引向自己,并进一步地通过洋人和民众之间的冲突,加剧着城市秩序的脆弱趋势。

    【8】周锡瑞著,杨慎之译,改良与革命,江苏人民出版社,2007年。

    2011-04-0610:59:45

    (续上)

    第三,推行新政所需要的巨额费用,以及作为赔款担保的厘金和税课,不仅加重了人民的税赋,而且也使省财政入不敷出。

    这不仅使新政得不到人民的支持,连带也将这笔账算到了列强入侵上,最后被逻辑地确定为清政府的无能和对洋人的屈服、对汉人的压逼。

    说实话,这并没有冤枉洋人和清室。

    如湖南,每年要为辛丑赔款税课70万两,湖北则为120万两。

    湖南1911年的新政预算为175万两(全部预算为:海军90万、新军60万,学堂40万、巡警10万、收回铁路50万,立宪准备44万、人口普查16万);而湖南1911年的岁入约674.5万两,总支出为831.7万两,出超的部分差不多正是新政预算部分。

    而湖北1911年为军事、教育、法律、巡警、行政、自治政府、工业和铁路等新政支出总数达1千万两。

    政府解决赤字的方法,不外是三项:一是增加赋税,但已经到了限度,因赔款是额外增加的部分;二是靠通货膨胀增加政府收入(有点像金融危机后美元的大幅度贬值),三是发行公债或向国外借款,如1908年总督陈夔龙从外商手中借入300万两,1909年湖北省出售240万两公债,1911年总督瑞瀓以7%年息向6家外国银行借债200万两。

    2011-04-0611:04:31

    (续上)

    第四,1910年长沙的抢米风潮给两湖地区造成了巨大社会裂变冲击,而四川的路权运动则预示着民众自发的反满活动开始兴起。

    长沙抢米风潮反映的是两湖地区社会不安定情绪,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,而四川路权运动,则反映的是本土18省中,汉民族权利自决意识的高涨。这个权利意识,因列强扩张在中国的势力而引发,并使本土18省民众,将保护权利的努力,由寄希望于清政府,转而诉诸于自己的直接行动权利。

    这是辛亥起义两个人尽皆知的背景。我们介绍的目的,是为了加深对这一背景的理解。

登陆7z小说网(www.7zxsa.com)阅读《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——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(连载)》最新章节^-^[手机版请访问http://wap.7zxsa.com]